《巴黎小書店》立體書封  

書名:巴黎小書店(Das Lavendelzimmer)

作者:妮娜‧葛歐格 Nina George

譯者:呂玉蟬

出版社:皇冠

預計出版日期:2016年6月

 

文◎三月三日

 

 

  我們在互相尋找,

  我們是尋星者。

          ——妮娜‧葛歐格《巴黎小書店》

 

 

 

 

 

  閱讀,重點有時候在於故事,有的時候則在於文字。而這本書我認為是文字。故事內容非常簡單,但每一段文字品嘗起來猶如詩一般的人生饗宴。

 

  『文學藥房』是一艘船屋,也是一間書店,店老闆是五十歲依舊單身的尚。他的情人瑪儂在二十一年前離開他,之後只寄了一封信給他,而他從來都不知道信中的內容,直到二十一年後的今天有一個新搬來的女性住戶凱薩琳堅持要他打開這封信閱讀……然後一股衝動下讓他解開了船繩展開一場尋求原諒之旅。

 

  不過,尚的旅行與其說是尋求原諒,我卻覺得是面對恐懼的過程。因為太過害怕答案或者結果不如預期?還是說一如預期?而原地踏步,你的世界在那一刻便已經靜止了,而你卻已經老了,例如尚的薰衣草房間,死氣沉沉。像薛丁鄂的貓。

 

  尼采: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當我們恐懼,恐懼的對象常常是來自我們的想像力,而當你真正的面對它(我不是要你解決它)看著它,你會發現事情結果往往與你的恐懼截然不同

 

  房間不太大,但沐浴在陽光中,看似還有人在使用。……這間房常常有人使用,不像他留在巴黎的房間——冷清淒涼,疲倦哀傷,他把他們的記憶與愛情鎖在裡面

 

  生與死,光與暗,同時並存,而答案便在他們的交界處。事情未必如你想像的美好,也未必如你所想的差勁,他們總是在一個不好也不壞的地方,也就是不完美。收集所有的不完美,加上完美的部分,那才會讓我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如果你將那些痛苦與挫折通通拋開,你將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後便如大海中的泡泡消失不見。

 

  潘朵拉的盒子裡留下了希望,正因為我們還擁有許願的能力所以恐懼。明明尚一直告訴自己瑪儂的離去是因為不愛自己了,但他卻遲遲不肯閱讀瑪儂的來信,不就是因為恐懼,恐懼自己的愛情被真正的宣判死刑,再無其它希望。早就知道故事結局,為什麼還不翻開最後一頁,The End,他害怕看到這個字眼,他希望故事有一天還能繼續下去,所以他讓自己變成石頭,讓自己看不見其他人的關心,把自己關在黑暗哩,讓自己的世界逐漸變小,明明他的世界很廣闊,而且朋友、家人一直都在,溫暖的陽光一直都在門外閃耀,瑪儂的愛也一直都在。

 

  當你對世界對自己再無期望,甚至沒了憤怒,當然你也就沒有了恐懼。但如果你害怕,對世界充滿怨恨,相信我,你對這個世界對自己依然有期待,所以別太早放棄,一切都還來的及。 

 

 

 

  粗體字為書中內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巴黎 書店 妮娜
    全站熱搜

    campbe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